在中国创投领域,你很难忽视一个人的存在:他是曾经的外企高管、创业导师、投资人,他是李开复,一个因为癌症消失在公众视野长达17个月的人。
也是在李开复暂别创投领域的17个月中,中国创业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悲喜:诸如滴滴出行等一批独角兽公司快速崛起;资本在两年内经历了从盛夏到寒冬的急转直下。按照滴滴CEO程维的话说:“你已经感到资本的冷雨打到了脸上。”
可是,李开复真的离开创投圈了么?答案可能并非如此。在过去的两年中,李开复选择了一个更加冷静的角度观察创业环境的变化。“有时候资本过热,让有一些创业者和一些投资人没有看清楚方向。”他说。
从今年2月开始,创新工场在微博晒出的一张照片开始,接受治疗、病情稳定后李开复悄然回归。此后,他并未更多露面,或许这和他在病中与星云大师的对话有关。
病中,李开复曾找星云大师,并向其抱怨:“为何疾病找到了我?难道我做错了什么?”诸如此类问题。
星云大师则问李开复:“你人生的目的是什么?”
“人生的目的就是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,所以我不断在做让自己更有影响力的事情,因为这样,我才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。”
星云大师挑战了李开复这句话。“你发展自己的影响力,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名?还是让世界更好?”
“不能排除两者都有。”李开复诚实回答。
“如果你认为一个人为了影响力,为了世界更好,而不受名利的诱惑的话,那可能是自己骗自己。”星云大师说。
这句话引起李开复最终反思:人很容易掉进名利的陷阱之中。
至今,李开复已回归8个月有余,现在他对于创业者的忠告,更值得细细品味。
生病期间,您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观察是什么?
李开复:我不在的这一年多,大概就是2013、2014年,我们看到有巨大的资本进入互联网,整个互联网+、大众创业是非常火,确实很多人对创业特别向往,在一些领域,尤其是020方面有特别多的钱投入。
而过去我回来的这8个月,前半正好看到了最火的状态,看到了各个O2O的公司融入巨额的资金,但是在后来的这三四个月看到我们进入资本寒冬,整个对比差别很大。
有没有遗憾错过了一些超级明星公司?
李开复:其实我刚回来很多人就是说,你看这么多O2O公司,你们可能错过了这个,也错过了那个。现在很多人说,你们很明智,投的O2O公司都很有特色,可以赚钱,可以沉淀价值,不是只是把钱烧了,烧给用户了。
这一直是我们的O2O的策略。我们认为,O2O这件事情是有巨大的价值的,因为中国有很特殊的人口分布环境,有巨多的中产阶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需要服务。
同时,也有很多人愿意接http://fuwu.huangye88.com/xinxi/55746958.html
http://www.365zhaosheng.com/course/2014/10/20141010092719411953.shtml受比较低的工资,服务人员可以跳入这个行业,甚至成为小小的创业者,个体户。
这样的匹配是全世界最独特的,所以我们看好这个方向。但是因为有时候资本过热,让一些创业者和一些投资人没有看的很清楚。就觉得说,我只要能够每个季度烧出更多的客户,总会有人给我钱。
我们一直很沉得住气,基本没有投这一类的烧钱项目,我们投的O2O是看重了下面这几点的特色:第一,市场要够大。第二,用户是要有经常的使用习惯,不能说是三年五年用一次,最好有非常高的频次。第三,我们认为这个平台是要有价值的,不能说你拉拢了一个服务者、一个购买者,然后他们彼此两情相悦,又永远看上了对方,再也不需要你了。